首頁|新聞|快訊|醫(yī)訊|資訊|頭條|健康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(jì)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(dāng)前位置:中華健康網(wǎng) > 新聞資訊 >

小時候的年味

時間:2023-01-20 16:49:19   來源:人民網(wǎng)

  歡聲笑語尋年味

  潘旭濤

  回憶兒時的春節(jié),最先浮現(xiàn)在眼前的是一張張笑臉。我想,年味應(yīng)該是歡樂的味道。

  我出生在山東煙臺,作為一名80后,我的成長環(huán)境與長輩比有了很大改善,可以說是衣食不愁。但春節(jié)期間的衣與食總有獨特“魔力”,讓人期盼不已。

  大年初一,睜開惺忪睡眼,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、新鞋。新衣服大多是紅色系,一穿上身,格外喜慶,過年的氛圍頓時更濃了。新鞋子通常是運動鞋,穿上舒適柔軟,父親常常笑著提醒我:“出門再穿,在家穿拖鞋就行。”可我還是舍不得脫下來,腳踩新鞋,感覺走路都輕快了許多。

  過年的美食也顯得與眾不同。臨近年根,我家要蒸幾鍋饅頭,留著正月里吃。過年的饅頭,看起來更白,摸起來更松軟,嚼起來絲絲甜味更明顯。我曾好奇地問母親,“饅頭里是不是加了什么特別的東西。”“跟平日里是一樣的。”母親說,“吃起來不一樣,因為這是過年嘛,心情不一樣。”

  春節(jié)期間,在歡樂的氛圍中,最不缺的就是歡聲笑語。上小學(xué)的時候,我經(jīng)常跟著父母買春聯(lián)。攤位上的春聯(lián)掛滿一面墻,我有時會跑上前,用手指著春聯(lián),抑揚頓挫地朗讀上面的字。由于春聯(lián)是繁體字,加之是手寫體,讀錯字是常有的事,有時會引發(fā)一陣歡笑。有攤主還打趣地說:“明年我就按你念的寫。”

  過年的時候,最開心的莫過于孩子們了。親戚朋友家的小伙伴們,已經(jīng)許久不見了,過年聚在一起盡情玩耍、逗樂。即便孩子們調(diào)皮一些,家長一般也不會責(zé)怪。平日家長不舍得買的禮物,孩子們趁著過年提出來,多半也可以如愿以償。串門、拜年時,家家桌上擺著糖果、瓜子、巧克力等零食,大人們聊天,孩子們則大快朵頤。

  正月里,走到哪兒聽到的都是吉祥話,見到的都是滿面笑容。在闔家團(tuán)圓、辭舊迎新的日子里,稀松平常的事情會成為歡樂的載體,被寄予美好的期許。春節(jié)的歡聲笑語里,飽含著濃濃年味。

  過年是個“長鏡頭”

  葉 子

  回憶起來,我這個90后小時候的過年是個“長鏡頭”。年味不只是大年三十的一頓年夜飯、一次合家歡、一臺春晚節(jié)目,進(jìn)入臘月,年味就開始彌漫,它浸潤在臘肉臘腸的香味里,閃爍在大街小巷的燈籠間,蕩漾在男女老少的笑眼里……

  準(zhǔn)備過年,有許多儀式感,首先便是大采購。

  我的家鄉(xiāng)湖北洪湖是長江邊的一座小城,水網(wǎng)密布、河湖眾多,素有魚米之鄉(xiāng)的美譽,過年前制作臘味是重要年俗。新鮮的魚、肉、排骨、豬蹄等,都是幾十上百斤地買,雞和鴨通常也要來幾只。若在市場上看到哪里排起長隊,那一定是灌香腸的店鋪。商超里循環(huán)播放的《恭喜發(fā)財》《拜大年》《歡樂中國年》等歌曲,也是兒時記憶里鮮明的年味。各類臘貨一般需先經(jīng)過一周左右的腌制,然后進(jìn)入曬制環(huán)節(jié)。窗臺上、庭院里……家家戶戶,臘香四溢。

  過年前必不可少的內(nèi)容,還有大掃除。

  年前的大掃除是個大工程,必須早起。選一個晴天,洗衣、拖地、整理房間、清掃廚房……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要照顧到,就連窗簾也要拆下來清洗,只有早起,才能在當(dāng)天洗好晾干所有衣物。打掃干凈后就可以進(jìn)行裝飾了,燈籠、彩旗、福字、窗花……各式各樣,再擺上年宵花,家里頓時有了新氣象。一排排紅色的春聯(lián),帶著沁鼻的墨香,這也是充滿年味的畫面。

  大團(tuán)圓,是關(guān)于年味最熱鬧的鏡頭。

  親戚中,外出打工的多,一年一度的春節(jié)是家族大團(tuán)圓的絕佳時機(jī)。今天去大伯家做客,明天去二姨家團(tuán)聚……從小年到正月十五,幾乎天天都有聚會。美食自是少不了的,紅紅的桌布,配上一桌豐盛的菜肴,大家共同舉杯,這是最有代表性的年味。結(jié)婚、生子、喬遷……許多喜事都是在過年期間分享,談?wù)劯骷乙荒甑氖斋@,再講講來年的小目標(biāo),相扶渡過難關(guān),也共同憧憬未來。

  過完年,置辦的年貨慢慢吃完了,門上的春聯(lián)也會逐漸褪色,但這樣的幾組“長鏡頭”是印在記憶深處的年味,年復(fù)一年,愈加醇厚。

  五彩斑斕的年

  李 貞

  在天寒地凍的東北,過年的時候,外面往往是一片雪白。但在我這個80后的記憶中,童年家鄉(xiāng)哈爾濱的春節(jié)是那么五彩斑斕!

  年是熱熱鬧鬧的紅色。

  我家小區(qū)門口,有個不大的露天市場。臨近春節(jié),市場里許多攤販,不管原本是賣什么的,總要在攤位上騰出一片地方,擺上些春聯(lián)、福字、燈籠賣。從盡頭一看,是連成一片的紅,熱鬧、喜慶。

  自我上小學(xué)后,父親每年買年貨都會帶上我一起。捧著新買的春聯(lián)和福字回家,父親會先把它們放進(jìn)柜子。要等到臘月二十九下午,再鄭重地叫我貼上。樓道里的燈光將那嶄新的春聯(lián)照得閃閃發(fā)亮,愈加紅艷。

  年是香甜軟糯的黃色。

  在所有東北特產(chǎn)食品中,我最喜歡吃的是粘豆包。小時候,只有春節(jié)前后才吃得到這種美食。那是一個個比乒乓球大點兒的小圓包,外面是黃米面做的皮,里面是豆沙做的餡。儲存的時候要冷凍起來,吃的時候,放在蒸鍋里蒸熟即可。

  剛蒸好的粘豆包,盡管燙嘴,我也忍不住要立刻夾起來咬一口。金黃的外皮已經(jīng)變得粘軟,嚼勁十足又不粘牙,和甜而不膩的豆沙餡配在一起,實在美味。有時咬得急了,豆沙嘩啦啦往桌上掉,家長會笑著嗔怪,“你慢點兒,鍋里還有的是呢!”

  年是生機(jī)勃勃的綠色。

  媽媽喜歡養(yǎng)花。每年春節(jié),她都要再添購一盆新的綠植。葉子寬大的君子蘭,長著小尖刺的蘆薈,越垂越長的吊蘭……在媽媽節(jié)前打掃屋子的時候,我負(fù)責(zé)拿一個小抹布,為它們擦拭葉片。

  后來家里的植物越養(yǎng)越多,我的清潔工作卻越做越敷衍。媽媽見了,忍不住中途自己接手來干。她像看護(hù)嬰兒那樣仔細(xì),先把花盆擦得锃亮,再除去雜草,用噴壺澆灑每條枝葉,還會對著花花草草嘮嗑。“干嘛這么認(rèn)真?”我嘀咕道。“又熬過一冬了,它們多有生命力啊,瞧著就精神!”媽媽認(rèn)真地說。

  是啊!雖然窗外白雪皚皚,屋內(nèi)卻充滿綠意。這郁郁蔥蔥的綠,就像是新一年春天的代言人,教會了我要一直做個熱愛生活的人。

  酸甜味兒的年

  劉樂藝

  在我這個90后兒時的記憶中,年味一直是酸甜味兒的。

  在家鄉(xiāng)山東濟(jì)南,過去一到年關(guān),街頭巷尾就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香氣——這是老濟(jì)南酥鍋的特有味道。

  酥鍋,是濟(jì)南家家戶戶必備的年俗菜。白菜、海帶、鲅魚等主料置于鍋中,再淋上糖、醋、醬油等佐料,用小火燜制一宿,直到將各種食材燉得軟爛酥香。第二天,無論夾嘗哪樣食物,一入口必是酸甜酥爛,味道在舌尖久久縈繞不散。

  在濟(jì)南人心里,做酥鍋是過年的一件大事,我們家也不例外。每到臘月二十七八,父母就會為此忙碌起來。

  首先要忙的是備料。家里儲存的大白菜是現(xiàn)成的,母親會除去外層變干的菜幫,扒下里面的菜葉一片片洗凈。之后,她再將潔凈的蓮藕切成半寸厚的藕片待用。至于那些肉類,則都是由父親來“操刀”準(zhǔn)備。年幼的我有時也不閑著,幫忙清洗海帶。

  食材收拾妥當(dāng)不算完,如何擺放也是大有講究。最先放的是白菜,它豐富的水分可有效避免糊鍋;往上一層是藕,藕因有孔而便于通氣,是防止糊鍋的第二重保障;再上一層是海帶,需要用麻繩捆綁起來,切開時才不會散架;海帶上面是五花肉,和肉放在一起,海帶才好吸油入味……所有食材按順序?qū)訉訑[放完,加入調(diào)味料后再封蓋壓實,小火慢燉一宿即可。

  夜里,父母會輪流起身照看爐子。待到天亮,酥鍋燉熟了,一掀開鍋蓋,滿屋都是酸酸甜甜的香味。吃早餐時,我便會迫不及待地來上一口解解饞,各種食材的味道交相融合,酸甜酥軟,尤是醋香四溢,讓人胃口大開。

  酥鍋做得成功,全家便好像添了件喜事,覺得來年日子一定會順順當(dāng)當(dāng)。做好的酥鍋,父母每年都要分送給親朋好友品嘗,不僅是分享菜的味道,更是一起分享著新年的喜悅。

  盡管時光飛逝,但兒時的這份“年味”卻長久停留在我腦海之中。離家求學(xué)工作后,我在許多魯菜館品嘗過酥鍋,但始終覺得還是自家做得好吃。因為那酸甜適宜的口感,是出自父母之手,是獨一無二的關(guān)愛。

(責(zé)任編輯:華康)

熱點聚焦

最新閱讀

熱門排行